
喷墨式生物3D打印设备有它基本的结构,喷头里面需要液态的生物材料,要是粘度太大或者已经变成凝胶状态的生物材料,就不适合用这种方式来打印。我们这次课题用的 Gelatin 和 GelMA 材料,它们有一种特别的性质,就是对温度敏感。它们的水溶液在不同温度下会有不同的物理性质,温度高的时候是溶胶状态,温度低的时候就变成凝胶状态了。为了弄清楚温度对它们物理变化过程的影响,我们用了倒立试管法、注射器法和粘弹性测定法这些方法,来确定它们变成凝胶的温度范围。我们还设计了一个温控室,从喷头喷出来的高温液滴,在温控室里和里面的低温气体互相换热。这样在液滴落到成形平台的过程中,就能实现物理交联。在研究温控室内部温度场的时候,我们通过模拟调节上盖和底板的温度,来改变温控室内部温度场的分布情况。因为考虑到红外热像仪没办法拍摄气体的温度,所以我们又设计了一种能体现空气温度的装置,然后用热像仪去观察温度场实际的分布情况,目的是找到一个比较适合生物材料变成凝胶的温度场。

喷墨打印的时候,材料在喷头里面是液体状态,打印成形后就变成凝胶状态了,所以在做试验之前,我们得先分析一下生物材料变成凝胶的过程。在我们这个课题里,用的材料是 Gelatin 和 GelMA。在温度比较高的时候,Gelatin 和 GelMA 的水溶液是溶胶状态;温度低的时候,就变成凝胶状态了。从溶胶状态变成凝胶状态这个过程,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,像材料的浓度、周围环境的温度、测试时间等等。到现在,对于凝胶状态到底是啥样,官方也没有一个非常确切的定义。比较多人认可的凝胶定义是:凝胶是一种由基本单元通过某种方式连接在一起组成的,而且被大量溶剂泡得胀起来的三维网状结构。在研究凝胶化过程这方面,国内外有很多学者都做了大量的实验。